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5-16 20:57:36讯:
本报记者 丁蓉
不少消费者发现,过去高度依赖进口的“浆果明星”蓝莓,正被国产蓝莓替代。国产蓝莓不仅甜度风味俱佳,而且价格亲民,受到大众青睐。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普信”)正是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诺普信作为农药制剂龙头,近年来,公司布局蓝莓业务,目前该业务板块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贡献可观收入。
5月16日下午,诺普信在深圳市宝安区公司总部举行投资者交流会,诺普信董事长卢柏强表示:“蓝莓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公司生产的蓝莓,目前不仅通过京东、山姆会员店、胖东来等众多渠道销往国内市场,而且开始扬帆出海。公司打造蓝莓单一作物产业链,目标是把蓝莓业务做到世界一流。”
蓝莓亩产正在逐步增长
2024年,全球农药制剂市场去库存,行业企业业绩整体承压。不过,诺普信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成功跨界蓝莓产业,实现“双轮驱动”。
数据显示,诺普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88亿元,同比增长28.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148.10%。其中,公司以蓝莓为主的生鲜消费业务贡献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251.2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0.45%,逼近主体制剂业务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在本次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司的蓝莓业务成为众多机构和个人关注的焦点。
据公司方面介绍,蓝莓投产面积方面,2025年至2026年新产季,公司的投产面积将约3.5万亩至4万亩。亩产量方面,公司蓝莓从2023年至2024年产季的亩产量1.3吨,攀升到2024年至2025年产季的亩产量1.4吨。业界普遍认为,亩产量1.5吨是天花板,不过,公司在行业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水肥技术、园艺技术等有望进一步突破亩产量。诺普信方面提出,明年亩均产量目标1.5吨以上。
据悉,果径18毫米以上的蓝莓一般被视为大果。诺普信通过对优新品种筛选和公司的促早技术,在2024年第四季和春节前这一销售时间段,公司推向市场的蓝莓大果率接近70%。随着促早技术发展和积累,公司未来对大果率把控有望更为精准。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优势
诺普信的成功跨界,成为行业的标杆之一。总结其中经验,主要是公司充分发挥了农业技术优势。由博士、硕士等组成的科研团队,远离城市,在云南的田间地头扎根。
当地广为人知的是,诺普信董事长卢柏强皮肤黝黑,他经常骑着小电驴在基质蓝莓园穿梭,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在蓝莓种植方面,科技创新的空间特别大,例如,公司运用技术优势,大幅减少蓝莓病虫害的发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探索蓝莓种植技术。”卢柏强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悉,诺普信打造了一个高效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采取以本土专家、科研专家和田间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几十项科研课题全面推进。例如,公司的促早技术,发挥了公司在植保、种植、水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修剪方式、园艺、水肥配方等方面不断完善。
此外,诺普信的基质蓝莓生产,属于典型工业化农业模式,大棚种植告别传统农业看天看地的依赖,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施等实现自动化和技术化。
“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典型成果之一。未来,新鲜‘树熟’的应季高端国产水果替代进口冷冻水果,将成为我国生鲜消费的重要趋势,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与人们的消费升级需求。我国农业企业应积极把握机遇,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