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说“不”

加入日期:2025-5-12 14:10:40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5-12 14:10:40讯:

  日前,在深市创业板挂牌的Z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仍未聘请年审会计师,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如果Z公司年报最终“难产”,或将面临着退市风险。个人以为,须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说“不”。

  Z公司无疑是一家“问题”公司。该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今年2月14日,因其存在拒不配合监管调查、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事项,福建证监局责令Z公司30日内整改并披露更正后的年度报告。但截至3月16日,该公司仍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未提交整改报告,导致其股票自3月17日起停牌。

  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若Z公司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其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此后的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那么Z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其实,Z公司并非没有聘请过年审机构。早在去年的5月份,该公司就聘请了北京亚泰国际所为年审机构。但由于该公司没有与亚泰国际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且2023年审费用没有支付,导致该所取消了与上市公司的合作。

  Z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主要指该公司2022年及2023年年报中,存在大额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不正确、虚增营业收入等问题,这也是监管部门责令其改正的重点。但该公司既对抗监管,也不在规定时间内改正错误,客观上也让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事实上,Z公司是有可能规避目前的困境的。一是在监管部门发现问题时,主动与监管部门配合,接受调查;二是对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而且,即使是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会受到处罚,基于深圳交易所对财务造假退市的“高门槛”,Z公司也不会存在因年报难产而步入可能退市的风险。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人为”因素,Z公司有可能将自己逼入退市的绝境。

  近些年来,出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的需要,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不断完善。以交易类退市为例。设置面值退市条款后,又新增了市值退市的指标。此外,成交量、股东人数等如果不达标,同样有可能因之退市。

  在目前的上市公司退市案例中,有的是由于市场因素导致的退市。比如面值退市、市值退市,因行业原因导致连年亏损退市等,都是市场“无形之手”在发挥着作用。但有的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退市。比如财务造假、重大信息披露违法,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导致的退市,像这些都是违规者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产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所导致的退市。

  同样是退市,市场因素导致的往往难以避免,但人为因素导致的,却是可以规避的。事实上,从近几年来上市公司退市的案例看,市场因素引发的退市占据绝对多数,但人为因素导致的退市也并不少见。

  Z公司如果因对抗调查、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没改正最终被终止上市地位,无形中会产生多输的格局。一方面,Z公司丧失了上市地位,也会丧失再融资的平台;另一方面,其股价有可能因之出现大幅下挫,投资者利益也会因之受损。

  因此,对于人为因素退市的上市公司,个人建议,监管部门除了要严惩个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之外,上市公司也须赔偿投资者的损失,且违法违规人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此,才有可能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也能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编辑: 来源: